为了保证2019级学生校内转专业(类)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根据《河北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类)管理办法》(校教字〔2017〕41号)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
(一)学院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院2019级学生校内转专业(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万师强(院长)
副组长:管越强(副院长)
成员:梁玉玲(生物工程系主任)、吕志堂(生物技术系主任)、李振秋(生物信息学系主任)、邢朝晖(学院教学秘书)
领导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
拟定学院校内转专业(类)实施细则;拟定原专业学生转入学院相关专业所具备的条件;拟定学院各专业的接收计划;负责学院校内转专业(类)考核和录取的组织工作;确定各专业面试考核小组人员名单。
(二)学院成立监察小组,负责学院校内转专业(类)考核、录取等工作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
监察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康现江(学院党委书记)
副组长:刘文敏(学院党委副书记)
成员:张道川(学院督导)、夏学仓(学院团委书记)、石书伟(2019级生工2班学委)、齐兆瑞(2019级生物科学类3班学委)
监察小组的职责主要包括:
对学院校内转专业(类)考核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学院校内转专业(类)录取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受理学院涉及违反《河北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类)管理办法》(校教字〔2017〕41号)有关校内转专业(类)制度、纪律的投诉和举报;对学院校内转专业(类)考核、录取工作中违纪违规行为协助校纪委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二、接收条件
符合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和学院规定的转专业考核条件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转入相关专业。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转入学院相关专业:
1.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2.正在休学、保留学籍、保留入学资格的;3.已达到退学条件的;4.选拔考核成绩不合格者;5.其他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或者违反国家有相关规定的。
三、接收计划
学院计划接收58名校内转专业(类)学生,具体如下:
专业
接收计划
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类)学生
应征入伍退役复学的学生
“内地新疆(西藏)高中班”和“新疆协作计划”少数民族学生
生物科学
18
1
1
生物技术
20
1
1
生物信息学
6
1
1
生物工程
23
1
1
四、录取规则
学院按转专业(类)学生的最终总评成绩进行排序,依据学院各专业(类)接收计划,遵循“成绩优先”原则依次录取。
学生最终总评成绩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必修课平均成绩和学院选拔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修必修课平均成绩占转专业(类)总评成绩的30%,学院选拔考核成绩占转专业(类)总评成绩的70%。
五、考核方式
根据学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确定考核办法。
考核时间: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确定。
考核内容:拟转入专业认知规划。
考试形式:笔试+面试。
考核程序:笔试采用闭卷形式,由学院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面试由学院各专业分别组成考核小组进行。
六、考核安排
1.2019-2020学年春学期第一周,学生所在学院进行转专业(类)报名。
2. 2019-2020学年春学期第二周,学院公布学生第一学期应修必修课平均成绩,组织考核,公布考核成绩并确定拟接收转专业学生名单,进行院内公示,公示3日。
3. 2019-2020学年春学期第三周,学院将公示无异议的转专业(类)录取名单报教务处。
彩世界学院
2019年11月14日